学部新闻
您的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学部新闻 > 正文
学部成功承办“八零后教育学人”第三次学术沙龙
时间:2022-07-25 点击数:

7月22日,由《教育研究》杂志社主办、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承办的“八零后教育学人”第三次学术沙龙,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和东北师范大学以双线混合方式成功举办。本次沙龙以“学生发展与评价”为主题,线上线下近3000人次参与。

【北京、长春会场照】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崔保师在致辞中指出,“八零后教育学人”沙龙致力于成为一个机制性品牌论坛,是青年学人自己的展示舞台和精神家园;青年学人要直面我们这个时代、捕捉我们这个时代的教育、洞察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国教育、构建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国教育学。东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杨晓慧在致辞中指出,在社会大变革的时代,青年学者是推动教育学科发展的后备力量,是学术研究的重要生力军,青年学者应在时代召唤下勇扛重任,做好振兴教育事业、推动学术进步的接棒人,为实现教育现代化贡献智慧。开幕式由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吕立杰教授主持。

【开幕式致辞环节】

“特别设计:看见传承”环节分为“听”“说”“行”三个部分。首先,播放前辈寄语视频。厦门大学潘懋元先生、西北师范大学胡德海先生、北京师范大学顾明远先生、华中师范大学郭文安先生、南京师范大学班华先生、东北师范大学史宁中先生、华东师范大学丁钢先生等7位学术前辈寄语青年学者。其次,开展传承讲述环节。浙江大学刘海峰教授表示,八零后学者生逢改革开放好时代,接受过比较严格的研究方法和外语训练,思想活跃、有创新精神且敢作敢为;东北师范大学王澍教授从师承脉络和个人成长经历探讨了教育研究的方法论意识,强调要准确定义教育研究中的概念、要有问题意识以及要明确方法应为研究问题服务;陕西师范大学胡金木教授认为,八零后学者处在传承的两端,既是继承者,也是传承者,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传承、深化、再造。最后,播放青年风采短片,29位青年学者介绍了各自的研究领域,展现了青年学者的学术精神风貌和学术情怀。该环节由华南师范大学刘磊明特聘副研究员主持。

【“特别设计:看见传承”环节】

大会报告分为指导报告和青年之声两个环节。在指导报告环节,东北师范大学马云鹏教授表示,八零后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生力军,从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和研究态度三方面提出青年学者应有的学术操守。东北师范大学杨清溪副教授和陕西师范大学赵丹教授进行了呼应发言。杨清溪副教授强调,要坚守扎实的研究方法和基础、鲜明的问题意识、严谨的研究态度;赵丹教授呼吁,青年学者要学习前辈的学品人品,将教育研究与国家发展相联系起来,注重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重视教育研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指导报告环节】

在青年之声环节,西北师范大学白亮教授对乡村教师“乡贤身份”的社会结构基础、历史图景、现实幻想进行阐述,提出乡村教师在乡村振兴中应有的担当与作为;华东师范大学雷浩副教授提出,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我国中小学师生关系的依恋性和友善性在逐年增强,冲突性和回避性则逐年下降;东北师范大学李刚副教授从大概念内涵及功能指向、促进大概念理解的情境测评趋向、情景测评的设计原则与框架三方面对促进学生大概念学习的情境测评设计进行讲述。特邀专家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高宝立编审认为,三位学者的学术分享各有特色,可圈可点,充分体现了学术创新、学术积累以及教育情怀;建议三项研究可以分别在进一步加强选题的论证,加强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的结合,进一步丰富实践案例方面完善。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李建民副研究员基于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视域,提出构建“科学高中”的设想,建议形成各部门积极参与的实施机制与优化配套支持制度;复旦大学陆一研究员讲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如何影响高考制度改革,并提出要构建兼容“英才选拔纵向分层”和“大众升学多元适配”两种功能定位的考试升学系统;北京师范大学余清臣教授对技术时代中人的发展危机、美育的内涵与技术时代使命进行了陈述,并提出技术时代下学校美育的改革路径。特邀专家华东师范大学熊川武教授认为,三位学者的研究选题聚焦热点、兼具新颖性与时代感;建议第一项研究在内容上进一步聚焦“科学”、加强论证与论点的匹配性,第二项研究充分认识技术、美育的功能属性,第三项研究探讨高考与学业竞争关系时应考虑更多社会影响因素。大会报告由东北师范大学刘善槐教授主持。

【青年之声环节】

本次学术沙龙设置三组平行论坛。平行论坛一由华南师范大学曾文婕教授主持。西南大学邓磊教授认为少子老龄化迎头遇上快速普及化,选拔式的高等教育已然丧失了其合理性,应对高等教育重新进行功能定位、深度调整体系和结构;北京大学沈文钦副教授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我国博士生每周平均科研投入时长低于Nature博士生调查的国际平均水平,在学科、个体、学校、导师等层面存在差异。特邀专家华中科技大学沈红教授认为前一项研究将老龄人口入学与高等教育公平相联系的视角非常新颖,建议进一步厘清体制与体系的概念、思考老年人招生和满足高校招生需求间的关系;后一项研究规范性强、选题得当,希望在变量选择、研究结论等方面进一步推敲。华东师范大学贾利帅博士以PISA和TIMSS两项国际大规模教育评价为例,分析了国际大规模教育评价中残疾学生缺失或参与比例较低的现象及其引发的问题;华东师范大学杨文杰博士提出要理性科学地审视PISA的价值与作用。特邀专家北京师范大学辛涛教授建议,两项研究应分别进一步推敲论文的立论依据,思考PISA概念框架如何影响教育教学的问题。宁波大学刘希伟教授认为选择性与统一性是高考科目改革的内在矛盾,高中毕业考试与高考选拔考试应当分开举行;天津师范大学王东芳教授基于美国文理学院学生发展状况,发现博雅教育对促进本科生多方面发展具有重要价值。特邀专家南京师范大学胡建华教授建议,前一项研究应进一步反思研究题目与核心观点的适恰性、论点与论据的匹配性,后一项研究应进一步区分博雅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概念区别,反思文理学院学生发展状况是否等同于博雅教育。杭州师范大学安富海教授探讨了学生发展增值评价的理论框架,提出从更为长期、更为全面、更加符合教育规律和教育本质的视角来评判教育活动。四川师范大学王素月副教授提出基于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进程,智能时代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应转向教师专业伦理规范建设。特邀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朱旭东教授认为,两项研究视角新颖、内容充分,可分别从进一步完善品德概念与构建人本体的发展内容,尝试建构伦理内涵方面进行优化。

【平行论坛一】

平行论坛东北师范大学梁荣华副教授主持。华中科技大学庞颖博士对“唯分数”“唯升学”评价的负面教育影响及主要症结进行阐述,提出强化高考综合改革的育人功能;广州大学苏启敏教授分析了教育评价改革的政策文本,认为教育评价价值演进趋势转向真实取向、以核心素养为本、重视过程和技术赋能;陕西师范大学周兆海副教授阐述了农村教育现代化的三重使命,提出政策支持和资源配置的宗旨在于农村学生现代化的实现。特邀专家河南工业大学刘志军教授认为庞颖、苏启敏、周兆海三位学者的学术报告选题角度、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值得学习;建议庞颖的研究进一步从制度层面和技术方法层面探讨高考改革,苏启敏的研究将教育评价进一步聚焦为学生评价并丰富群体学生评价内容,周兆海的研究从理论层面完善农村教育现代化选择路径的内容。广州大学任平副教授认为重新审视夸美纽斯思想与德国普通教育学之间的关联,对教育学基本理论问题的讨论意义重大;山西大学项继发副教授认为应从哲学源头重勘教育理想,返回人的本质境况审思当代教育的运行逻辑,检视个体在教育行动中的道德立场;西南大学赵鑫教授认为在线学习须紧跟时代特点及教育要求,构建由情知共在、情知互促到情知交融的内在逻辑。特邀专家华东师范大学李政涛教授认为三位学者学术风格具有一定的共性,都具有深厚的理论色彩、哲学思考的底蕴以及良好的学术品质等,期望三位学者的研究能够回到中国、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生成中国理论。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杜媛副研究员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我国小学生社会情感能力整体发展水平较好,并建议进一步形成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合力;南京财经大学方超副教授发现公共教育财政投入对于家庭教育支出具有挤入效应,生均财政经费拨款将会导致非贫困家庭陷入校外教育支出的“军备竞赛”。特邀专家西南大学李玲教授认为,两位学者的研究选题巧妙、回应了中国现实问题,建议杜媛的研究进一步生成具有中国解释力的情绪关系说,方超的研究就概念界定、工具变量选择等方面进一步反思。

【平行论坛二】

平行论坛三由广州大学谢爱磊副教授主持。西南财经大学陈涛副教授定义了“县中塌陷度”指标,并提出“县中塌陷”对“以钱择校”和“以房择校”两种类型的择校都有显著促进作用;浙江大学刘超研究员提出新聘教授的年龄折射着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态、学术制度及知识系统的内部构型,反映出诸多错综复杂的矛盾和难题。特邀专家东北师范大学邬志辉教授认为,陈涛的研究不只是从县中看县中,更与义务教育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相联系,希望其在完善相关概念界定的基础上进一步作出机制解释;刘超关注中国近代“少壮派教授”这一现象,对思考当下什么人可以做教授这一问题富有启发意义。宁波大学凌磊博士通过分析韩国职业生涯规划相关内容,建议我国从宣传政策、开设课程与衔接终身教育理念等方面尽快推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云南师范大学张睦楚副教授探讨了安大略省高中教育“分流—去分流”的发展过程,反映出西方当代教育呈现出多极化、多维度的价值取向。特邀专家陕西师范大学陈鹏教授建议,应基于一个视角、紧扣中心展开论证,关注国外教育教育问题的同时更要回应中国现实问题。首都师范大学胡萨副教授认为教育发生的关键在于以直观的方式重新激活人类文明的原初意义,直观性教学应当回溯学科知识产生的意义之源;华中科技大学张建副教授关注了教育充分平衡发展问题,阐述了名校集团化办学中的松散成员校新品牌生成机制;西南大学张良副教授力图通过全球性课程和教学的变革,辩证地思考了知识和素养的关系。特邀专家东北师范大学于伟教授认为,胡萨对直观教学的解读具有浓厚的胡塞尔现象学色彩;张建的研究对当下思考什么样的集团校能够常态化、可持续具有启发意义;张良的研究对思考当下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知识与素养有什么关系、什么样的知识可以转化为素养具有启发性。

【平行论坛三】

闭幕式由东北师范大学社科处白冰处长主持。该环节主要分为小结发言、自由发言与总结发言三部分。首先,曾文婕教授、梁荣华副教授、谢爱磊副教授分别做各平行论坛小结发言。曾文婕教授认为,平行论坛一的指导专家与青年学者携手共进,紧扣“学生发展与评价”主题展开了具有时间跨度的思考;梁荣华副教授指出,平行论坛二的学术分享与专家点评精彩纷呈,启人心智,体现了各位前辈和同仁在相应学术领域进行了长期的研究与思考;谢爱磊副教授感谢三位点评专家的成人之美与指导,认为平行论坛三的青年学者发言内容选题上关注世界趋势、国家需求与学科前沿,方法上关注新思想新观念,坚持学思不止、推动创新。

其次,八零后代表清华大学文雯长聘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薛二勇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叶飞教授做自由发言。文雯指出,八零后学者应该向学术前辈学习,将生命的内核与学术研究联系起来;薛二勇期望青年学者既要扎根中国大地又要具有全球视野,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和教育道路;叶飞认为,以理念为社会造福,以责任担当来激励自我学习和学术工作,是青年学人要坚定去走的学术道路。

【闭幕式自由发言环节】

最后,《教育研究》主编邓友超研究员进行了总结发言,认为本次学术沙龙是一次有坚持、有内容、有特点的学术沙龙,以黑格尔耶拿时期的故事勉励青年学者潜心学术,借用苏东坡教人作文的方法,从“利害”、“论事”、“理性”、“志趣正当”和“体面”五个方面分享写论文的体会。

邓友超主编总结发言

分享到:微信新浪微博QQ空间linkedin人人网豆瓣网
专题网站SPECIAL

版权所有©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      邮编:130024      电话:0431-85099557      电邮:fed@nenu.edu.cn

学部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部新闻 > 正文
学部成功承办“八零后教育学人”第三次学术沙龙
时间:2022-07-25 点击数:

7月22日,由《教育研究》杂志社主办、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承办的“八零后教育学人”第三次学术沙龙,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和东北师范大学以双线混合方式成功举办。本次沙龙以“学生发展与评价”为主题,线上线下近3000人次参与。

【北京、长春会场照】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崔保师在致辞中指出,“八零后教育学人”沙龙致力于成为一个机制性品牌论坛,是青年学人自己的展示舞台和精神家园;青年学人要直面我们这个时代、捕捉我们这个时代的教育、洞察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国教育、构建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国教育学。东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杨晓慧在致辞中指出,在社会大变革的时代,青年学者是推动教育学科发展的后备力量,是学术研究的重要生力军,青年学者应在时代召唤下勇扛重任,做好振兴教育事业、推动学术进步的接棒人,为实现教育现代化贡献智慧。开幕式由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吕立杰教授主持。

【开幕式致辞环节】

“特别设计:看见传承”环节分为“听”“说”“行”三个部分。首先,播放前辈寄语视频。厦门大学潘懋元先生、西北师范大学胡德海先生、北京师范大学顾明远先生、华中师范大学郭文安先生、南京师范大学班华先生、东北师范大学史宁中先生、华东师范大学丁钢先生等7位学术前辈寄语青年学者。其次,开展传承讲述环节。浙江大学刘海峰教授表示,八零后学者生逢改革开放好时代,接受过比较严格的研究方法和外语训练,思想活跃、有创新精神且敢作敢为;东北师范大学王澍教授从师承脉络和个人成长经历探讨了教育研究的方法论意识,强调要准确定义教育研究中的概念、要有问题意识以及要明确方法应为研究问题服务;陕西师范大学胡金木教授认为,八零后学者处在传承的两端,既是继承者,也是传承者,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传承、深化、再造。最后,播放青年风采短片,29位青年学者介绍了各自的研究领域,展现了青年学者的学术精神风貌和学术情怀。该环节由华南师范大学刘磊明特聘副研究员主持。

【“特别设计:看见传承”环节】

大会报告分为指导报告和青年之声两个环节。在指导报告环节,东北师范大学马云鹏教授表示,八零后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生力军,从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和研究态度三方面提出青年学者应有的学术操守。东北师范大学杨清溪副教授和陕西师范大学赵丹教授进行了呼应发言。杨清溪副教授强调,要坚守扎实的研究方法和基础、鲜明的问题意识、严谨的研究态度;赵丹教授呼吁,青年学者要学习前辈的学品人品,将教育研究与国家发展相联系起来,注重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重视教育研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指导报告环节】

在青年之声环节,西北师范大学白亮教授对乡村教师“乡贤身份”的社会结构基础、历史图景、现实幻想进行阐述,提出乡村教师在乡村振兴中应有的担当与作为;华东师范大学雷浩副教授提出,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我国中小学师生关系的依恋性和友善性在逐年增强,冲突性和回避性则逐年下降;东北师范大学李刚副教授从大概念内涵及功能指向、促进大概念理解的情境测评趋向、情景测评的设计原则与框架三方面对促进学生大概念学习的情境测评设计进行讲述。特邀专家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高宝立编审认为,三位学者的学术分享各有特色,可圈可点,充分体现了学术创新、学术积累以及教育情怀;建议三项研究可以分别在进一步加强选题的论证,加强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的结合,进一步丰富实践案例方面完善。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李建民副研究员基于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视域,提出构建“科学高中”的设想,建议形成各部门积极参与的实施机制与优化配套支持制度;复旦大学陆一研究员讲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如何影响高考制度改革,并提出要构建兼容“英才选拔纵向分层”和“大众升学多元适配”两种功能定位的考试升学系统;北京师范大学余清臣教授对技术时代中人的发展危机、美育的内涵与技术时代使命进行了陈述,并提出技术时代下学校美育的改革路径。特邀专家华东师范大学熊川武教授认为,三位学者的研究选题聚焦热点、兼具新颖性与时代感;建议第一项研究在内容上进一步聚焦“科学”、加强论证与论点的匹配性,第二项研究充分认识技术、美育的功能属性,第三项研究探讨高考与学业竞争关系时应考虑更多社会影响因素。大会报告由东北师范大学刘善槐教授主持。

【青年之声环节】

本次学术沙龙设置三组平行论坛。平行论坛一由华南师范大学曾文婕教授主持。西南大学邓磊教授认为少子老龄化迎头遇上快速普及化,选拔式的高等教育已然丧失了其合理性,应对高等教育重新进行功能定位、深度调整体系和结构;北京大学沈文钦副教授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我国博士生每周平均科研投入时长低于Nature博士生调查的国际平均水平,在学科、个体、学校、导师等层面存在差异。特邀专家华中科技大学沈红教授认为前一项研究将老龄人口入学与高等教育公平相联系的视角非常新颖,建议进一步厘清体制与体系的概念、思考老年人招生和满足高校招生需求间的关系;后一项研究规范性强、选题得当,希望在变量选择、研究结论等方面进一步推敲。华东师范大学贾利帅博士以PISA和TIMSS两项国际大规模教育评价为例,分析了国际大规模教育评价中残疾学生缺失或参与比例较低的现象及其引发的问题;华东师范大学杨文杰博士提出要理性科学地审视PISA的价值与作用。特邀专家北京师范大学辛涛教授建议,两项研究应分别进一步推敲论文的立论依据,思考PISA概念框架如何影响教育教学的问题。宁波大学刘希伟教授认为选择性与统一性是高考科目改革的内在矛盾,高中毕业考试与高考选拔考试应当分开举行;天津师范大学王东芳教授基于美国文理学院学生发展状况,发现博雅教育对促进本科生多方面发展具有重要价值。特邀专家南京师范大学胡建华教授建议,前一项研究应进一步反思研究题目与核心观点的适恰性、论点与论据的匹配性,后一项研究应进一步区分博雅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概念区别,反思文理学院学生发展状况是否等同于博雅教育。杭州师范大学安富海教授探讨了学生发展增值评价的理论框架,提出从更为长期、更为全面、更加符合教育规律和教育本质的视角来评判教育活动。四川师范大学王素月副教授提出基于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进程,智能时代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应转向教师专业伦理规范建设。特邀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朱旭东教授认为,两项研究视角新颖、内容充分,可分别从进一步完善品德概念与构建人本体的发展内容,尝试建构伦理内涵方面进行优化。

【平行论坛一】

平行论坛东北师范大学梁荣华副教授主持。华中科技大学庞颖博士对“唯分数”“唯升学”评价的负面教育影响及主要症结进行阐述,提出强化高考综合改革的育人功能;广州大学苏启敏教授分析了教育评价改革的政策文本,认为教育评价价值演进趋势转向真实取向、以核心素养为本、重视过程和技术赋能;陕西师范大学周兆海副教授阐述了农村教育现代化的三重使命,提出政策支持和资源配置的宗旨在于农村学生现代化的实现。特邀专家河南工业大学刘志军教授认为庞颖、苏启敏、周兆海三位学者的学术报告选题角度、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值得学习;建议庞颖的研究进一步从制度层面和技术方法层面探讨高考改革,苏启敏的研究将教育评价进一步聚焦为学生评价并丰富群体学生评价内容,周兆海的研究从理论层面完善农村教育现代化选择路径的内容。广州大学任平副教授认为重新审视夸美纽斯思想与德国普通教育学之间的关联,对教育学基本理论问题的讨论意义重大;山西大学项继发副教授认为应从哲学源头重勘教育理想,返回人的本质境况审思当代教育的运行逻辑,检视个体在教育行动中的道德立场;西南大学赵鑫教授认为在线学习须紧跟时代特点及教育要求,构建由情知共在、情知互促到情知交融的内在逻辑。特邀专家华东师范大学李政涛教授认为三位学者学术风格具有一定的共性,都具有深厚的理论色彩、哲学思考的底蕴以及良好的学术品质等,期望三位学者的研究能够回到中国、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生成中国理论。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杜媛副研究员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我国小学生社会情感能力整体发展水平较好,并建议进一步形成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合力;南京财经大学方超副教授发现公共教育财政投入对于家庭教育支出具有挤入效应,生均财政经费拨款将会导致非贫困家庭陷入校外教育支出的“军备竞赛”。特邀专家西南大学李玲教授认为,两位学者的研究选题巧妙、回应了中国现实问题,建议杜媛的研究进一步生成具有中国解释力的情绪关系说,方超的研究就概念界定、工具变量选择等方面进一步反思。

【平行论坛二】

平行论坛三由广州大学谢爱磊副教授主持。西南财经大学陈涛副教授定义了“县中塌陷度”指标,并提出“县中塌陷”对“以钱择校”和“以房择校”两种类型的择校都有显著促进作用;浙江大学刘超研究员提出新聘教授的年龄折射着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态、学术制度及知识系统的内部构型,反映出诸多错综复杂的矛盾和难题。特邀专家东北师范大学邬志辉教授认为,陈涛的研究不只是从县中看县中,更与义务教育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相联系,希望其在完善相关概念界定的基础上进一步作出机制解释;刘超关注中国近代“少壮派教授”这一现象,对思考当下什么人可以做教授这一问题富有启发意义。宁波大学凌磊博士通过分析韩国职业生涯规划相关内容,建议我国从宣传政策、开设课程与衔接终身教育理念等方面尽快推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云南师范大学张睦楚副教授探讨了安大略省高中教育“分流—去分流”的发展过程,反映出西方当代教育呈现出多极化、多维度的价值取向。特邀专家陕西师范大学陈鹏教授建议,应基于一个视角、紧扣中心展开论证,关注国外教育教育问题的同时更要回应中国现实问题。首都师范大学胡萨副教授认为教育发生的关键在于以直观的方式重新激活人类文明的原初意义,直观性教学应当回溯学科知识产生的意义之源;华中科技大学张建副教授关注了教育充分平衡发展问题,阐述了名校集团化办学中的松散成员校新品牌生成机制;西南大学张良副教授力图通过全球性课程和教学的变革,辩证地思考了知识和素养的关系。特邀专家东北师范大学于伟教授认为,胡萨对直观教学的解读具有浓厚的胡塞尔现象学色彩;张建的研究对当下思考什么样的集团校能够常态化、可持续具有启发意义;张良的研究对思考当下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知识与素养有什么关系、什么样的知识可以转化为素养具有启发性。

【平行论坛三】

闭幕式由东北师范大学社科处白冰处长主持。该环节主要分为小结发言、自由发言与总结发言三部分。首先,曾文婕教授、梁荣华副教授、谢爱磊副教授分别做各平行论坛小结发言。曾文婕教授认为,平行论坛一的指导专家与青年学者携手共进,紧扣“学生发展与评价”主题展开了具有时间跨度的思考;梁荣华副教授指出,平行论坛二的学术分享与专家点评精彩纷呈,启人心智,体现了各位前辈和同仁在相应学术领域进行了长期的研究与思考;谢爱磊副教授感谢三位点评专家的成人之美与指导,认为平行论坛三的青年学者发言内容选题上关注世界趋势、国家需求与学科前沿,方法上关注新思想新观念,坚持学思不止、推动创新。

其次,八零后代表清华大学文雯长聘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薛二勇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叶飞教授做自由发言。文雯指出,八零后学者应该向学术前辈学习,将生命的内核与学术研究联系起来;薛二勇期望青年学者既要扎根中国大地又要具有全球视野,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和教育道路;叶飞认为,以理念为社会造福,以责任担当来激励自我学习和学术工作,是青年学人要坚定去走的学术道路。

【闭幕式自由发言环节】

最后,《教育研究》主编邓友超研究员进行了总结发言,认为本次学术沙龙是一次有坚持、有内容、有特点的学术沙龙,以黑格尔耶拿时期的故事勉励青年学者潜心学术,借用苏东坡教人作文的方法,从“利害”、“论事”、“理性”、“志趣正当”和“体面”五个方面分享写论文的体会。

邓友超主编总结发言

专题网站

版权所有: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130024)

电话:0431-85099557 电邮:fed@ne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