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部公告
您的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学部公告 > 正文
2022年《中国农村教育评论》(第五辑)征稿启事
时间:2022-04-05 点击数:

《中国农村教育评论》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和中国教育学会农村分会联合主办的国际性学术集刊,主编是邬志辉教授,副主编兼执行主编是李涛教授。

本集刊是为了提高中国农村教育研究学术水准、促进与国际学术界对话交流而搭建的一个学术平台,每辑突出一个主题。本集刊正在广泛征稿,第五辑拟将于2022年下半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统一出版。《中国农村教育评论》(第五辑)将以“乡村振兴与乡村教育”为主题,重点关注“助力共同富裕与乡村振兴的教育高质量发展”“乡村教育在地化“”教育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乡村小规模学校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发展”等具体议题。本集刊宗旨是面向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研究社会转型过程中的重大农村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推动运用社会学、教育学、经济学、文化学、人类学等多学科视角与方法观察和研究农村教育,推进规范的实证主义、解释主义、批判主义等研究范式在农村教育研究中的应用,促进以农村教育为主题的研究之间开展学术对话,提升中国学术话术的国际影响力,生产农村教育新知,服务国家重大决策,改进农村教育实践。本集刊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国际化视野与本土化行动交融。我们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大时代,全面记录、深刻省思社会变迁进程中的农村教育问题,既具有中国价值,也具有世界意义。农村教育问题既是中国本土特有的问题,也是世界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国际经验和教训可资中国借鉴,中国经验和教训亦可供世界参考。我们期盼“中国农村教育发展道路”能够和“世界农村教育发展道路”进行对话,并形成各自的民族教育自觉,生成中国本土的教育理论思维与教育实践模式。

其次,学理性探索与实证性研究兼顾。从事农村教育研究受到最多的批评是“没有理论”。农村教育问题并不是天然地没有理论,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出现的一大批农村教育家,如陶行知、晏阳初、梁漱溟等,都有自己的农村教育思想,因此本集刊重视农村教育理论的生产。同时,我们注重“用数据说话”和开展规范的实证研究,并倡导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可视化处理。

最后,前沿性问题和最新进展结合。在迈进共同富裕、乡村全面振兴的社会进程中,中国农村教育还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回应国家重大关切、反映理论最新进展、总结实践典型经验,实现理论、政策与实践的三重观照是我们办刊的宗旨,也是本集刊的特色。因此,我们特别关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基金或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大、重点项目,教育部重大项目,国际组织资助的重大项目的研究进展,并为之提供标志性研究成果的发表平台。同时,本集刊关注学界热点问题及对热点问题的深度反思。

本集刊分设“教育理论”“教育调查”“教育文化”“教育政策”“学术书评”“会议综述”等栏目。“教育理论”栏目侧重于从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人类学等跨学科视野审视农村教育问题,反映交叉学科理论与方法的新进展,与经典学术观点对话,推动农村教育学术思维的深化。“教育调查”栏目侧重于反映农村教育真实面貌的调查报告、个案研究,既鼓励运用国家公布的统计数据做深入的时间序列化研究,也欢迎基于调研工作所做的截面数据调查报告,更倡导运用自主开发的时序化数据库数据进行研究。“教育文化”栏目侧重于从文化视角分析农村教育与农村社会之间的关系,形成富有洞见的农村教育文化解释。“教育政策”栏目侧重于对国家已经颁布的重大农村教育政策的评价与评论、对国家拟出台农村教育新政策的建言与提案,关注农村教育政策变迁的历史梳理与分析,同时推动教育政策研究最近理论与方法的引介与运用。“学术书评”栏目侧重于推介中国学术话语,更以开放的眼光关注具有重大理论意义的国内外、教育学科内外相关重要学术著作,推进农村教育学核心概念、支撑性理论的形成和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会议综述”栏目侧重于全景展示和立体反映学术会议的研究成果与思想交锋。学术会议是学者集中发表研究成果、展开学术对话、提示未来学术发展的平台,好的学术会议对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本集刊拟向下列读者群提供服务:一是从事农村教育研究的国内外学者与研究人员,二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者与管理者,三是农村各级各类学校、农业院校及普通高校涉农专业的实务人员,四是从事农村教育研究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五是关心和支持农村教育的各民主党派、非政府组织、社会工作机构、新闻媒体等的工作人员。

本集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我们诚挚欢迎各位专家学者赐稿。本集刊接受中英文两种语言投稿。来稿原则上是未正式发表或未公开出版的原始稿件。除学术书评和会议综述外,论文要求在字数1.5万~5万字。作者若有好的选题,也可主动与本刊联系,共商研究写作计划,以保证本刊的学术风格。投稿时请寄纸质文稿1份,同时将电子文本(*.doc格式)发至邮箱lit456@nenu.edu.cn。纸质文稿寄至:130024,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中国农村教育评论》编辑部。信封上请注明“投稿”字样。来稿收到,即复回札。《中国农村教育评论》(第五辑)的征稿截止日期为202271日,来稿采用匿名评审,时间约为2个月。如果评审专家评审通过,编辑部将与作者联系。如不拟采用,原稿不再退还,作者若需返还,可来电来函与编辑部联系。编辑部有权对来稿做必要的处理,并与作者联系。

衷心期盼《中国农村教育评论》能成为你学术研究道路上的新朋友、农村教育改革中的新伙伴、农村教育政策制定中的新智囊!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版次:202112月第1

https://xianxiao.ssap.com.cn/bibliography/detail/id/1879197.html

农村教育:文化与社会


——《中国农村教育评论》(第四辑)卷首语


当前,中国农村学生早已实现有学上的基本目标,正在向上好学的高质量发展目标迈进。在迈向共同富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中国农村教育尽管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未来依旧面临考验:农村教育如何在城乡社会急剧变迁下有效平衡公平效益离农为农等内生矛盾?农村特有的乡土文化在未来乡村社会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且何去何从?乡村建设人才究竟应如何家园式服务乡村而不是资源式掠取乡村?诸如此类问题亟待破解。梁漱溟先生有言,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在乡村”“只有乡村有办法,中国才算有办法,无论在经济上、政治上、教育上都是如此。陶行知先生亦言,学校是改造乡村的中心”“教师是学校和乡村的灵魂。教育始终是乡村建设与发展的根基,自然也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程,乡村教育促进乡村振兴,关系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本集刊自创刊以来,始终聚焦农村教育理论前沿,探索农村教育田野实践,努力寻找行之有效的中国农村教育进步之路。本辑以农村教育:文化与社会为主题,所精心遴选的论文,俱为中外研究者切实关注现实前沿问题,凸显理论联系实践、行知合一的学术研究成果。

本集刊第一部分为教育理论栏目,聚焦基于教育社会学的儿童观察议题,所遴选的两篇文章都紧密围绕儿童在学校中的日常生活世界展开,以谁的何以可能两种提问方式,在习焉不察的琐碎细节处探妙教育社会学的想象力。第一篇文章围绕谁在制造儿童?这一经典教育社会学问题,借由布迪厄的炼金术概念,依循知识社会学研究路径进入教室(这是经由学科科目教学养成儿童规范意识与形成纪律观念的重要社会空间);遵循社会认识论致思取向,以考古学方法检视学科教学法背后学科规范形成所蕴含的历史进路,探寻约束儿童学习行为、日常交往、思维习惯等理性标准所确立的知识-权力网络关系。作者以教育面向未来社会作为反思儿童教育方式的标准,以教学法的精巧技艺展开这一标准心理技术铭刻与理性思维规范过程,动态呈现了教学规范与学科科目的调试匹配过程,以融入排斥的双重生产方式剖析了作为炼金术的学校数学课程。第二篇文章基于教育社会学何以可能的提问方式,运用场域-惯习理论,以家庭作业为切入点,采用质的研究方法描绘了不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家长参与儿童学业成就的行动策略图景:准确、按时、整洁的作业习惯实现了家庭惯习与学校教育标准的契合,展现了协作培养养育方式与学校教育方式的交融;错误、拖延、脏乱的作业习惯造成了家庭惯习与学校制度规范的相悖,凸显了自然成就成长养育方式与学校教育方式的分离。契合相悖成为教师评定和确认儿童学校表现的主要标准,进而延伸至与儿童日常的课堂互动方式与行动策略,结构性、差异化地勾勒出家校关系复杂的发展轨迹与动态边界,形塑了学校日常师生互动的基本样态。

第二部分为教育调查栏目,聚焦基于实证的教育社会问题研究议题。该部分文章采取量和质的实证研究方法,以期解释和回应当前中国教育现实问题,如深度贫困县学校空间布局、农村学前教育阶段教师职业倦怠、农村地区择校现象。在第一篇文章中,作者对最后一批深度贫困县学校空间布局展开了研究,这对深度贫困县的教育发展具有特殊意义,也对后脱贫时代深度贫困县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平稳过渡具有重大意义。作者共收集整理了全国7个省区52个深度贫困县数据,揭示了深度贫困县学校布局与空间类型、聚落、人口之间的关系,发现深度贫困县多属于大型空间县域地广人稀型县域,所下辖乡镇多属于小型人口乡镇小型人口村庄,学校布点多存在高度分散性特征(学校数量是全国标准县的近两倍)。在此基础上,作者将全国深度贫困县分为新疆深度贫困县”“甘肃和宁夏深度贫困县”“西南四省深度贫困县三类,分别剖析三类深度贫困县不同的学校布点特征,进而提出适度缩减学校布点、改变上学时段划分、建立省级小学科教育中心、试点建立新型学校联合体等建议,并呼吁制定学校布局结构调整的教育政策中应具空间维度类型思维。第二篇文章关注了学前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作者通过分析全国1834县的10581位学前教育教师数据,以工作要求-资源模型为视角,运用多层结构方程模型对当前县域内学前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探析后发现,县域内学前教育教师职业倦怠问题较为严重,倦怠型教师和倦怠倾向明显型教师分占26.9%44.2%;学前教育教师不同群体存在显著的群体差异;职业倦怠受等多重因素影响,如工作资源对学前教育教师职业倦怠存负向影响,且工作要求在工作资源与职业倦怠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基于此,作者建议运用多元整合视角重点关注不同幼儿园间学前教育教师群体差异性和空间异质性问题,在降低工作要求程度的同时,构建充足和具体化的工作资源网络以破除职业倦怠困境。第三篇文章针对农村学生为何从公办学校转向民办学校就读这一择校问题展开研究。作者基于对农村民办学校的实地调查,对择校现象背后的利益主体进行访谈,厘清了影响农村学生家庭做出择校行为的原因:一方面来自城乡、县域、校际教育不均衡发展等结构性因素的驱动,另一方面来自家长作为能动的理性人冲破结构束缚的反抗与努力。

第三部分为教育文化栏目,聚焦农村文化与社会适应分析议题。在第一篇文章中,作者通过对吉林省东部山区P镇农人行动取向及其代际传递的教育效应展开考察,阐述了与传统农业社会结构相适应的行动取向及教育表现,阐述了传统行动取向产生的代际传递与学校行动的潜在冲突,阐释了农人行动在过程和结果中的教育意义。作者将-结构作为行动系统,生产方式作为行动架构,习性作为行动结果来理解农人行动及其教育后果,揭示了隐匿在农人与子女互动中的再生产的另一种路向。在第二篇文章中,作者在对某一流学科建设高校1013份农村籍大学生有效问卷展开分析的基础上,基于社会转型与文化冲突视野,通过社会关系网络,对农村籍大学生文化适应策略不同文化适应策略对其社会关系网络特征产生何种影响两个问题展开研究,发现隔离与边缘策略不利于建构社会关系网络,同化策略需要承担情感负担与区隔压力,农村籍大学生应采取整合策略在关系网路中占据结构洞位置,实现个体现代转型,走向个体生命自信。在第三篇文章中,作者基于中国大学生追踪调查数据,从社会质量视角,将2187个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发现社会经济保障、社会凝聚、社会包容对留守经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有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影响,由个人收入和家庭经济关系构成的社会经济保障水平对留守经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作用最大,而与外界的社会互动、社会参与并不会影响他们的主观幸福感,他们主观幸福感的来源是内心感受、认同感与物质安全感,这为读者重新审视具有留守经历的学生幸福感提供了一个新颖视角。

第四部分为会议综述栏目,聚焦中国社会学会2021年学术年会代际贫困与教育扶贫论坛。本次论坛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牵头,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教育发展智库、西南大学教育政策研究所、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中国农村教育评论》编辑部、《探索与争鸣》编辑部、《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共同主办,负责人为李涛、邬志辉、李春玲、李玲、杨如安和秦卫波,于2021718日在线召开。论坛紧密围绕代际贫困与教育扶贫这一中心议题,系统探讨了教育贫困的理论谱系与实践前沿”“贫困和相对贫困人群的社会流动与再生产”“代际贫困传递的发生机制与阻断策略”“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中国教育扶贫”“学业成就提升与教育贫困改善”“教育扶贫经验反思:中国与世界六个子议题,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与实践提供了学理支持。

近年来,中国农村教育研究与实践取得了卓越成就,一批富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成果在给广大农村教育工作者们带来惊喜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希冀。本集刊将始终不忘办刊初心与使命,进一步创新农村教育理论,服务国家重大决策,改善农村教育实践,努力寻找行之有效的中国农村教育进步之路!

李 涛
《中国农村教育评论》副主编、本辑执行主编
二〇二一年十一月三十日于长春

2021年《中国农村教育评论》(第四辑)目录

教育理论 

基于教育社会学的儿童观察
作为炼金术的数学课程:被铭刻和塑造的儿童 〔美〕托马斯·波朴科维茨(Thomas Popkewitz)著 常亚慧 译/1
游离在家庭作业中的家校边界 常亚慧 赵思萌/38

教育调查 

基于实证的教育社会问题研究
深度贫困县学校空间布局研究 司洪昌/72
工作要求-资源模型视角下我国县域内学前教师职业倦怠研究 赵娜 霍明/102
从公办到民办:结构化因素制约下的农村择校现象研究
——基于A学校的考察 陈茗秋 魏峰/158

教育文化 

农村文化与社会适应分析
农人传统行动取向及其代际传递的教育意义 赵同友/199
君子和而不同——农村籍大学生的文化适应策略研究 肖桐 邬志辉/227
留守经历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研究——基于社会质量的视角 刘森林/271

会议综述
代际贫困与教育扶贫
——中国社会学会2021年学术年会代际贫困与教育扶贫论坛综述 李涛 黄嘉欣 邓霜娇/291

主编的话(征稿启事)/298
Table of Contents & Abstracts
301




分享到:微信新浪微博QQ空间linkedin人人网豆瓣网
专题网站SPECIAL

版权所有©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      邮编:130024      电话:0431-85099557      电邮:fed@nenu.edu.cn

学部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学部公告 > 正文
2022年《中国农村教育评论》(第五辑)征稿启事
时间:2022-04-05 点击数:

《中国农村教育评论》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和中国教育学会农村分会联合主办的国际性学术集刊,主编是邬志辉教授,副主编兼执行主编是李涛教授。

本集刊是为了提高中国农村教育研究学术水准、促进与国际学术界对话交流而搭建的一个学术平台,每辑突出一个主题。本集刊正在广泛征稿,第五辑拟将于2022年下半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统一出版。《中国农村教育评论》(第五辑)将以“乡村振兴与乡村教育”为主题,重点关注“助力共同富裕与乡村振兴的教育高质量发展”“乡村教育在地化“”教育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乡村小规模学校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发展”等具体议题。本集刊宗旨是面向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研究社会转型过程中的重大农村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推动运用社会学、教育学、经济学、文化学、人类学等多学科视角与方法观察和研究农村教育,推进规范的实证主义、解释主义、批判主义等研究范式在农村教育研究中的应用,促进以农村教育为主题的研究之间开展学术对话,提升中国学术话术的国际影响力,生产农村教育新知,服务国家重大决策,改进农村教育实践。本集刊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国际化视野与本土化行动交融。我们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大时代,全面记录、深刻省思社会变迁进程中的农村教育问题,既具有中国价值,也具有世界意义。农村教育问题既是中国本土特有的问题,也是世界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国际经验和教训可资中国借鉴,中国经验和教训亦可供世界参考。我们期盼“中国农村教育发展道路”能够和“世界农村教育发展道路”进行对话,并形成各自的民族教育自觉,生成中国本土的教育理论思维与教育实践模式。

其次,学理性探索与实证性研究兼顾。从事农村教育研究受到最多的批评是“没有理论”。农村教育问题并不是天然地没有理论,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出现的一大批农村教育家,如陶行知、晏阳初、梁漱溟等,都有自己的农村教育思想,因此本集刊重视农村教育理论的生产。同时,我们注重“用数据说话”和开展规范的实证研究,并倡导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可视化处理。

最后,前沿性问题和最新进展结合。在迈进共同富裕、乡村全面振兴的社会进程中,中国农村教育还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回应国家重大关切、反映理论最新进展、总结实践典型经验,实现理论、政策与实践的三重观照是我们办刊的宗旨,也是本集刊的特色。因此,我们特别关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基金或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大、重点项目,教育部重大项目,国际组织资助的重大项目的研究进展,并为之提供标志性研究成果的发表平台。同时,本集刊关注学界热点问题及对热点问题的深度反思。

本集刊分设“教育理论”“教育调查”“教育文化”“教育政策”“学术书评”“会议综述”等栏目。“教育理论”栏目侧重于从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人类学等跨学科视野审视农村教育问题,反映交叉学科理论与方法的新进展,与经典学术观点对话,推动农村教育学术思维的深化。“教育调查”栏目侧重于反映农村教育真实面貌的调查报告、个案研究,既鼓励运用国家公布的统计数据做深入的时间序列化研究,也欢迎基于调研工作所做的截面数据调查报告,更倡导运用自主开发的时序化数据库数据进行研究。“教育文化”栏目侧重于从文化视角分析农村教育与农村社会之间的关系,形成富有洞见的农村教育文化解释。“教育政策”栏目侧重于对国家已经颁布的重大农村教育政策的评价与评论、对国家拟出台农村教育新政策的建言与提案,关注农村教育政策变迁的历史梳理与分析,同时推动教育政策研究最近理论与方法的引介与运用。“学术书评”栏目侧重于推介中国学术话语,更以开放的眼光关注具有重大理论意义的国内外、教育学科内外相关重要学术著作,推进农村教育学核心概念、支撑性理论的形成和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会议综述”栏目侧重于全景展示和立体反映学术会议的研究成果与思想交锋。学术会议是学者集中发表研究成果、展开学术对话、提示未来学术发展的平台,好的学术会议对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本集刊拟向下列读者群提供服务:一是从事农村教育研究的国内外学者与研究人员,二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者与管理者,三是农村各级各类学校、农业院校及普通高校涉农专业的实务人员,四是从事农村教育研究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五是关心和支持农村教育的各民主党派、非政府组织、社会工作机构、新闻媒体等的工作人员。

本集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我们诚挚欢迎各位专家学者赐稿。本集刊接受中英文两种语言投稿。来稿原则上是未正式发表或未公开出版的原始稿件。除学术书评和会议综述外,论文要求在字数1.5万~5万字。作者若有好的选题,也可主动与本刊联系,共商研究写作计划,以保证本刊的学术风格。投稿时请寄纸质文稿1份,同时将电子文本(*.doc格式)发至邮箱lit456@nenu.edu.cn。纸质文稿寄至:130024,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中国农村教育评论》编辑部。信封上请注明“投稿”字样。来稿收到,即复回札。《中国农村教育评论》(第五辑)的征稿截止日期为202271日,来稿采用匿名评审,时间约为2个月。如果评审专家评审通过,编辑部将与作者联系。如不拟采用,原稿不再退还,作者若需返还,可来电来函与编辑部联系。编辑部有权对来稿做必要的处理,并与作者联系。

衷心期盼《中国农村教育评论》能成为你学术研究道路上的新朋友、农村教育改革中的新伙伴、农村教育政策制定中的新智囊!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版次:202112月第1

https://xianxiao.ssap.com.cn/bibliography/detail/id/1879197.html

农村教育:文化与社会


——《中国农村教育评论》(第四辑)卷首语


当前,中国农村学生早已实现有学上的基本目标,正在向上好学的高质量发展目标迈进。在迈向共同富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中国农村教育尽管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未来依旧面临考验:农村教育如何在城乡社会急剧变迁下有效平衡公平效益离农为农等内生矛盾?农村特有的乡土文化在未来乡村社会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且何去何从?乡村建设人才究竟应如何家园式服务乡村而不是资源式掠取乡村?诸如此类问题亟待破解。梁漱溟先生有言,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在乡村”“只有乡村有办法,中国才算有办法,无论在经济上、政治上、教育上都是如此。陶行知先生亦言,学校是改造乡村的中心”“教师是学校和乡村的灵魂。教育始终是乡村建设与发展的根基,自然也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程,乡村教育促进乡村振兴,关系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本集刊自创刊以来,始终聚焦农村教育理论前沿,探索农村教育田野实践,努力寻找行之有效的中国农村教育进步之路。本辑以农村教育:文化与社会为主题,所精心遴选的论文,俱为中外研究者切实关注现实前沿问题,凸显理论联系实践、行知合一的学术研究成果。

本集刊第一部分为教育理论栏目,聚焦基于教育社会学的儿童观察议题,所遴选的两篇文章都紧密围绕儿童在学校中的日常生活世界展开,以谁的何以可能两种提问方式,在习焉不察的琐碎细节处探妙教育社会学的想象力。第一篇文章围绕谁在制造儿童?这一经典教育社会学问题,借由布迪厄的炼金术概念,依循知识社会学研究路径进入教室(这是经由学科科目教学养成儿童规范意识与形成纪律观念的重要社会空间);遵循社会认识论致思取向,以考古学方法检视学科教学法背后学科规范形成所蕴含的历史进路,探寻约束儿童学习行为、日常交往、思维习惯等理性标准所确立的知识-权力网络关系。作者以教育面向未来社会作为反思儿童教育方式的标准,以教学法的精巧技艺展开这一标准心理技术铭刻与理性思维规范过程,动态呈现了教学规范与学科科目的调试匹配过程,以融入排斥的双重生产方式剖析了作为炼金术的学校数学课程。第二篇文章基于教育社会学何以可能的提问方式,运用场域-惯习理论,以家庭作业为切入点,采用质的研究方法描绘了不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家长参与儿童学业成就的行动策略图景:准确、按时、整洁的作业习惯实现了家庭惯习与学校教育标准的契合,展现了协作培养养育方式与学校教育方式的交融;错误、拖延、脏乱的作业习惯造成了家庭惯习与学校制度规范的相悖,凸显了自然成就成长养育方式与学校教育方式的分离。契合相悖成为教师评定和确认儿童学校表现的主要标准,进而延伸至与儿童日常的课堂互动方式与行动策略,结构性、差异化地勾勒出家校关系复杂的发展轨迹与动态边界,形塑了学校日常师生互动的基本样态。

第二部分为教育调查栏目,聚焦基于实证的教育社会问题研究议题。该部分文章采取量和质的实证研究方法,以期解释和回应当前中国教育现实问题,如深度贫困县学校空间布局、农村学前教育阶段教师职业倦怠、农村地区择校现象。在第一篇文章中,作者对最后一批深度贫困县学校空间布局展开了研究,这对深度贫困县的教育发展具有特殊意义,也对后脱贫时代深度贫困县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平稳过渡具有重大意义。作者共收集整理了全国7个省区52个深度贫困县数据,揭示了深度贫困县学校布局与空间类型、聚落、人口之间的关系,发现深度贫困县多属于大型空间县域地广人稀型县域,所下辖乡镇多属于小型人口乡镇小型人口村庄,学校布点多存在高度分散性特征(学校数量是全国标准县的近两倍)。在此基础上,作者将全国深度贫困县分为新疆深度贫困县”“甘肃和宁夏深度贫困县”“西南四省深度贫困县三类,分别剖析三类深度贫困县不同的学校布点特征,进而提出适度缩减学校布点、改变上学时段划分、建立省级小学科教育中心、试点建立新型学校联合体等建议,并呼吁制定学校布局结构调整的教育政策中应具空间维度类型思维。第二篇文章关注了学前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作者通过分析全国1834县的10581位学前教育教师数据,以工作要求-资源模型为视角,运用多层结构方程模型对当前县域内学前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探析后发现,县域内学前教育教师职业倦怠问题较为严重,倦怠型教师和倦怠倾向明显型教师分占26.9%44.2%;学前教育教师不同群体存在显著的群体差异;职业倦怠受等多重因素影响,如工作资源对学前教育教师职业倦怠存负向影响,且工作要求在工作资源与职业倦怠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基于此,作者建议运用多元整合视角重点关注不同幼儿园间学前教育教师群体差异性和空间异质性问题,在降低工作要求程度的同时,构建充足和具体化的工作资源网络以破除职业倦怠困境。第三篇文章针对农村学生为何从公办学校转向民办学校就读这一择校问题展开研究。作者基于对农村民办学校的实地调查,对择校现象背后的利益主体进行访谈,厘清了影响农村学生家庭做出择校行为的原因:一方面来自城乡、县域、校际教育不均衡发展等结构性因素的驱动,另一方面来自家长作为能动的理性人冲破结构束缚的反抗与努力。

第三部分为教育文化栏目,聚焦农村文化与社会适应分析议题。在第一篇文章中,作者通过对吉林省东部山区P镇农人行动取向及其代际传递的教育效应展开考察,阐述了与传统农业社会结构相适应的行动取向及教育表现,阐述了传统行动取向产生的代际传递与学校行动的潜在冲突,阐释了农人行动在过程和结果中的教育意义。作者将-结构作为行动系统,生产方式作为行动架构,习性作为行动结果来理解农人行动及其教育后果,揭示了隐匿在农人与子女互动中的再生产的另一种路向。在第二篇文章中,作者在对某一流学科建设高校1013份农村籍大学生有效问卷展开分析的基础上,基于社会转型与文化冲突视野,通过社会关系网络,对农村籍大学生文化适应策略不同文化适应策略对其社会关系网络特征产生何种影响两个问题展开研究,发现隔离与边缘策略不利于建构社会关系网络,同化策略需要承担情感负担与区隔压力,农村籍大学生应采取整合策略在关系网路中占据结构洞位置,实现个体现代转型,走向个体生命自信。在第三篇文章中,作者基于中国大学生追踪调查数据,从社会质量视角,将2187个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发现社会经济保障、社会凝聚、社会包容对留守经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有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影响,由个人收入和家庭经济关系构成的社会经济保障水平对留守经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作用最大,而与外界的社会互动、社会参与并不会影响他们的主观幸福感,他们主观幸福感的来源是内心感受、认同感与物质安全感,这为读者重新审视具有留守经历的学生幸福感提供了一个新颖视角。

第四部分为会议综述栏目,聚焦中国社会学会2021年学术年会代际贫困与教育扶贫论坛。本次论坛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牵头,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教育发展智库、西南大学教育政策研究所、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中国农村教育评论》编辑部、《探索与争鸣》编辑部、《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共同主办,负责人为李涛、邬志辉、李春玲、李玲、杨如安和秦卫波,于2021718日在线召开。论坛紧密围绕代际贫困与教育扶贫这一中心议题,系统探讨了教育贫困的理论谱系与实践前沿”“贫困和相对贫困人群的社会流动与再生产”“代际贫困传递的发生机制与阻断策略”“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中国教育扶贫”“学业成就提升与教育贫困改善”“教育扶贫经验反思:中国与世界六个子议题,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与实践提供了学理支持。

近年来,中国农村教育研究与实践取得了卓越成就,一批富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成果在给广大农村教育工作者们带来惊喜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希冀。本集刊将始终不忘办刊初心与使命,进一步创新农村教育理论,服务国家重大决策,改善农村教育实践,努力寻找行之有效的中国农村教育进步之路!

李 涛
《中国农村教育评论》副主编、本辑执行主编
二〇二一年十一月三十日于长春

2021年《中国农村教育评论》(第四辑)目录

教育理论 

基于教育社会学的儿童观察
作为炼金术的数学课程:被铭刻和塑造的儿童 〔美〕托马斯·波朴科维茨(Thomas Popkewitz)著 常亚慧 译/1
游离在家庭作业中的家校边界 常亚慧 赵思萌/38

教育调查 

基于实证的教育社会问题研究
深度贫困县学校空间布局研究 司洪昌/72
工作要求-资源模型视角下我国县域内学前教师职业倦怠研究 赵娜 霍明/102
从公办到民办:结构化因素制约下的农村择校现象研究
——基于A学校的考察 陈茗秋 魏峰/158

教育文化 

农村文化与社会适应分析
农人传统行动取向及其代际传递的教育意义 赵同友/199
君子和而不同——农村籍大学生的文化适应策略研究 肖桐 邬志辉/227
留守经历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研究——基于社会质量的视角 刘森林/271

会议综述
代际贫困与教育扶贫
——中国社会学会2021年学术年会代际贫困与教育扶贫论坛综述 李涛 黄嘉欣 邓霜娇/291

主编的话(征稿启事)/298
Table of Contents & Abstracts
301




专题网站

版权所有: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130024)

电话:0431-85099557 电邮:fed@ne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