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我校农村教育研究所主办的《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3-2014》新闻发布会暨中国农村教育专题数据库上线仪式在北京举行。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教师工作司、社会科学司,中国教育学会、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以及长春市宽城区政府和教育局等单位的有关负责同志、专家学者,我校校长刘益春、副校长韩东育和社会科学处、学部负责人出席了发布会。发布会由韩东育副校长主持。

副校长韩东育主持发布会
发布会上,刘益春代表学校致辞,对发展报告的正式出版表示祝贺。他谈到,东北师大因师而立、依师而兴、藉师而荣。为基础教育服务,一直是东北师大自觉践行的光荣使命,也是学校日益彰显的办学特色。他介绍说,东北师大农村教育研究所自成立以来,一直以“关注农村教育重大问题、注重大规模实证调查、服务国家重大教育决策”为价值旨趣。多年来,东北师大的农村教育研究团队扎根农村教育研究领域,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形成了一系列有价值的咨询报告和有影响的学术成果。一些咨询报告,为国家在农村基础教育领域的改革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和社会影响。其中,研究和撰写中国农村教育发展年度报告,是农村教育研究所近年来主持和承担的一项大规模、高级别的研究项目。以邬志辉教授为带头人的学术研究团队,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的研究方法,深入全国农村教育第一线,采集第一手数据样本,在此基础上撰写并形成了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年度报告。每年召开的发展报告新闻发布会,既是这一项目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感知中国农村教育发展脉动的窗口。刘益春表示,为进一步推动和促进农村教育研究的深入发展,东北师大将全力支持农村教育研究所开展农村教育研究数据库建设、农村教育理论创新以及强化智库职能等方面工作。

校长刘益春致辞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学部部长、农村教育研究所所长、项目主要负责人邬志辉发布了《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3-2014》,对发展报告的研究结论、主要发现与政策建议进行了系统汇报,并对调查样本选择、农村教师吸引力等问题。根据报告,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继续向好,《规划纲要》2015年发展目标可望实现,但农村教育薄弱状况依旧突出,提升空间依然很大。基于此,报告认为,应该全面应对新型城镇化挑战,不断提升农村教育治理现代化水平。积极探索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教育发展道路问题,继续深化现代化治理视域下的乡村教育综合改革问题,努力提升有质量公平主题下的乡村学校核心能力建设。

学部部长、农村教育研究所所长邬志辉发布报告
发布会现场,新华社、人民网、《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等10余家新闻媒体就调查样本选择、农村教师吸引力等问题向学部农村教育研究所研究团队进行了提问。农村教育研究团队表示,将紧紧围绕当前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重大政策目标开展研究工作,积极回应2013-2014年度的农村教育热点问题。同时,将在研究思路、呈现方式和话语生成等方面取得创新与突破,在促进农村教育发展上继续提供有价值的支持。

刘堂江和刘益春共同启动中国农村教育专题数据库上线
随后,举行了中国农村教育专题数据库上线仪式。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刘堂江和刘益春校长共同启动了专题数据库的上线。该专题数据库由学部农村教育研究所开发建设。经过15年的基地建设,农村教育研究所在实证研究数据利用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产生了大量的科研成果,调查网点遍布全国,积累了丰富的调研经验和大量的珍贵的调研数据。此次启动专题数据库,旨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完善农村教育数据管理和应用,以网络为平台整合农村教育研究团队,交流和共享农村教育研究资讯,提升我国农村教育科研的整体水平和协同创新能力。目前,专题数据库已收录统计数据达120万条、乡土教材1500余本、视频资料共计600余小时、音频资料共计900余小时、照片共计4万多张。数据库正式上线后,无论是教育管理部门、组织和个人,都可以浏览和下载各种共享文献和数据,并且参与农村教育调查活动,从而大大提高农村教育研究的关注度和影响力。
(教育学部、农村教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