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学家、我校名誉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叶澜先生在出席我校主办的“第五届东西方教育互惠学习国际会议”后,应学部邀请为我校师生作学术报告。学部教育学原理国家重点学科师生、附属小学全体领导和部分骨干教师参加报告会。报告会由我校校长助理、学部教育学原理学科负责人、附属小学校长于伟教授主持。
在题为《依“教育所是”而行,达“自然而然”之境》的报告中,叶澜先生提出并阐释了“教育”概念的中国式表达——“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她强调,通过“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教育可以促进人的生命质量的提升,体现人文关怀的特质。她指出,其所倡导的“新基础教育”中教师的境界是“厚朴如树、温润如玉、灵动如水、绚丽如凤”,并以自己多年的研究实践感召老师们不要成为教育的局外人,要认识到自己就是学校的管理者、学校的主人;教师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绽放热情,师生是交互作用的关系,要努力实现相互强化、共生共长。



报告会现场照片
叶澜先生系原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教育学会原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原副校长,率领团队开展了持续30余年的“新基础教育”研究,领导创建了“生命·实践”教育学派,所形成的学术成果和所推动的改革实践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文:王春英 图:田天航、李佳阳 来源:教育学院 审核:周霖 编辑:魏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