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9日,由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主办的“面向未来的课程变革·课程研究中的议题”中青年学者论坛在田家炳教育书院10楼会议室举行。会议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国内多所知名高校及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大会主题报告,参会人员累计达到900余人。
论坛开幕式由教育学部部长吕立杰教授致辞。她指出本次论坛开展的时代背景与重要意义。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与知识信息的爆炸增长正深刻改变着社会发展方式,在各国教育改革浪潮中,课程被赋予了多重价值。透过课程的制定与落实,可以实现社会公平、提升教育质量、满足个人发展及社会学习。课程研究是课程变革的透镜,是引领与反思课程的助推器。
本次论坛共包括10场学术报告,围绕课程领域中的重要议题展开,充分展示了当前课程研究的最新进展。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尹弘飚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的胡定荣教授、西南大学的于泽元教授、人民教育出版社刘崔航副编审、宁波大学的郑东辉教授、曲阜师范大学的张雨强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的王涛副教授、进行了线上报告,东北师范大学吕立杰教授、刘学智教授、李广教授进行了现场报告与交流。

教育学部部长吕立杰开幕式致辞

尹弘飚:教师专业社群真的能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吗?

胡定荣:校本课程体系的协作构建与学校特色发展

刘翠航:课程教材中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内容分布特征及改进对策研究

张雨强:校本课程开发与学校特色发展

吕立杰:课程设计中大概念的含义及实施要点

郑东辉:对国家课程校本化再认识

于泽元:群文阅读对学生高阶思维发展的影响

刘学智: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

王涛:儿童经验、身份构建、教育公平——一项少数民族流动女童的田野研究

李广:语文课程性质百年论争与教师教材理解范式深度变革

现场互动

现场互动

现场互动
最后,吕立杰教授进行了论坛总结,提出课程的制定能够为实现社会公平、提升教育质量、满足个人发展、鼓励终身学习提供路径,课程领域的专家学者、硕博研究生等需要不断深思课程变革的历史使命,扎根中国大地做好课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