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部新闻
您的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学部新闻 > 正文
西南大学孙振东教授作客学部“元晖论坛”
时间:2023-03-28 点击数:

3月23日,西南大学孙振东教授应邀作客学部“元晖论坛”,并为学部师生作题为“基于马克思教劳结合思想看新科技革命对人的发展的价值”的学术报告,学部杨兆山教授为本场与谈人,报告会由学部副部长王澍教授主持。

首先,孙振东教授指出长期以来人们对教劳结合思想存在诸多误解,其中,最大的误解莫过于把“教劳结合”简单理解为让学生去参加生产劳动,即理解为“教育教学+生产劳动”这一种形式。教劳结合思想中有这方面的含义,但这不是唯一的,需要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关于教劳结合的论述做具体考察,弄清其所说的“教劳结合”的多方面含义。孙教授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关于教劳结合的论述出发,带我们共同梳理了著作中12段关于教劳结合的论述,通过对原文词句详细考据,提出了马克思对教劳结合的论述由两大部分组成:既有立足于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教劳结合,即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也有面向社会主义社会的教劳结合,即将教育与生产劳动联系起来。由此引出了立足于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代背景依旧重提教劳结合的必要性。同时,孙教授指出面对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需要强根固本,抓住普遍性规律,以不变应万变,用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精髓应对科技快速发展下充满不确定的未来。

与谈人杨兆山教授对孙振东教授的关于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研究的学术情怀和学术成就表示深深地敬意,并就“教育经典著作阅读的重要性”“就一个关键问题展开学术讨论的必要性”等问题与孙振东教授展开深入交流。

本次论坛的举行不仅引领同学们更深入地认识到了“教劳结合”多方面的含义,更激发了同学们学习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兴趣与热情。

(文:陈颖 来源:教育学院 审核:秦玉友)

分享到:微信新浪微博QQ空间linkedin人人网豆瓣网
专题网站SPECIAL

版权所有©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      邮编:130024      电话:0431-85099557      电邮:fed@nenu.edu.cn

学部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部新闻 > 正文
西南大学孙振东教授作客学部“元晖论坛”
时间:2023-03-28 点击数:

3月23日,西南大学孙振东教授应邀作客学部“元晖论坛”,并为学部师生作题为“基于马克思教劳结合思想看新科技革命对人的发展的价值”的学术报告,学部杨兆山教授为本场与谈人,报告会由学部副部长王澍教授主持。

首先,孙振东教授指出长期以来人们对教劳结合思想存在诸多误解,其中,最大的误解莫过于把“教劳结合”简单理解为让学生去参加生产劳动,即理解为“教育教学+生产劳动”这一种形式。教劳结合思想中有这方面的含义,但这不是唯一的,需要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关于教劳结合的论述做具体考察,弄清其所说的“教劳结合”的多方面含义。孙教授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关于教劳结合的论述出发,带我们共同梳理了著作中12段关于教劳结合的论述,通过对原文词句详细考据,提出了马克思对教劳结合的论述由两大部分组成:既有立足于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教劳结合,即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也有面向社会主义社会的教劳结合,即将教育与生产劳动联系起来。由此引出了立足于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代背景依旧重提教劳结合的必要性。同时,孙教授指出面对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需要强根固本,抓住普遍性规律,以不变应万变,用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精髓应对科技快速发展下充满不确定的未来。

与谈人杨兆山教授对孙振东教授的关于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研究的学术情怀和学术成就表示深深地敬意,并就“教育经典著作阅读的重要性”“就一个关键问题展开学术讨论的必要性”等问题与孙振东教授展开深入交流。

本次论坛的举行不仅引领同学们更深入地认识到了“教劳结合”多方面的含义,更激发了同学们学习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兴趣与热情。

(文:陈颖 来源:教育学院 审核:秦玉友)

专题网站

版权所有: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130024)

电话:0431-85099557 电邮:fed@ne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