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科普和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按照《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部署,近日,东北师范大学与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联合承办了2023年度“全国科学教育暑期学校”中小学教师培训(长春分会场)。本次培训充分调动了本地优质的科学教育资源,为小学科学教师的专业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来自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吉林省的140名小学科学教师参加了本次培训。本次培训重点突出,活动精彩纷呈,产生了积极良好的社会影响。
一、聆听院士授课,对话名师大家
本次培训名师云集,既有中国科学院院士,高校知名专家学者,也有优质学校的一线名师。充分调动了省内各个科研院所、高校、中小学的优质师资资源,从科研探索、理论引导、实践引领等多个维度为参训教师带来知识盛宴。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的王家骐院士以“传承文化,只争朝夕,为建成一个创新科技强国而奋斗”为题,王院士结合了他一生的重要科研经历和成果,为参训教师展示了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和宏伟蓝图,强调了科技对我国发展的至关重要作用。王院士的课堂时常掌声阵阵,参训教师都为这位八旬老人的刻苦钻研和始终奋斗在一线的精神所感动鼓舞。
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魏民教授为参训教师带来了《生命科学对未来人类社会的影响》一课。魏民教授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生物科学类专业教指委委员,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常务理事,多年来一直从事细胞代谢调控机制方向的研究。他以幽默诙谐、通俗易懂的语言,从五个问题入手,讲述了生命科学的对人类社会未来的影响。课堂上,参训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从各种角度解读魏校长提出的问题,形成了“对话启发”式的课堂氛围。

二、探秘科研院所,深入高精尖实验室
培训期间,参训教师分组分别对中科院光机所、中科院应化所、中科院东北地理所进行了深度参观。三个研究所精心准备了参观活动,带领参训教师系统了解各个研究所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方向,参观重点实验室,为参训教师详细讲解各个实验的科技攻关进展、发展历史、以及科技成就等。参训教师不仅对当前国内外的前沿科技有所了解,同时也更加直观深刻地认识到了某些“卡脖子”技术,对国家未来的战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设科技强国迫在眉睫。

三、组织交流讨论,鼓励深度参与
本次培训的课程均设置了交流讨论环节,留给参训教师充足的时间与授课专家进行研讨交流,并且选出若干参训教师代表进行课程主持和课后总结,充分调动参训教师的参与积极性,鼓励参训教师深度参与课堂,表达个性化见解,解决个性化问题和需求。参训教师的参与度很高,部分教师在课后仍围在授课专家身边交流讨论,表达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