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29日,由华东师范大学主办的第九届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顺利召开,学部师生参加了系列活动。
27日晚,论坛举办了“第六&七届教育实证研究优秀成果奖”获奖者分享交流会,学部王爽博士就自己获奖的学位论文《义务教育资源与学龄人口的空间耦合研究》分享了自己研究过程中选题缘由、数据收集与挖掘等方面的心路历程,学部副部长王澍教授代表培养单位分享了学部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一体化的特色做法。石艳教授的论文《师范院校毕业生教学效能评估研究——基于增值模型的实证研究》由《教育发展研究》编辑部推荐获奖,她畅谈了研究过程的数据收集、模型验证、反复修改的点滴过程。
28日上午,第九届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开幕,为“第六&七届教育实证研究优秀成果奖”获奖者颁奖,其中王爽博士的学位论文获得第六届教育实证研究优秀学位论文奖,石艳教授获得第七届教育实证研究优秀学术论文奖,秦玉友教授受主办方特别邀请作为颁奖嘉宾为第七届教育实证研究优秀学术论文获奖者颁奖。
28日,学部承办了实证方法分论坛十六——“数字人文与教育实证研究”,学部党委书记秦玉友教授以“数字人文与教育数字化转型”为题,为分论坛致开幕辞,从数字人文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入手,提出教育领域应该积极拥抱数字人文,而数字化的转型应更加关注人文背景。来自全国各高校的14位与会的学者与研究生分享了关于数字人文研究、新高考、学生责任伦理与道德发展、高校教师发展、在线学习等问题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许多有意义、有价值的学术观点。东北师范大学的秦玉友教授、林丹教授、曹春教授、张雪副教授和周达副教授作为与谈人,就实证研究过程中的问题意识、方法意识、理论意识、伦理意识、创新意识等与报告人进行了充分的交流。最后,王澍教授为分论坛做闭幕致辞,指出深入思考数字人文意识能促使我们更好的反思我们作为教育学人的学术责任。
29日,学部刘善槐教授、张雪副教授以召集人身份承办了主题研究分论坛“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学生全面发展研究”。论坛聚焦农村学生发展的关键维度与提升空间,探讨农村学生发展的影响因素与促进机制,以期为农村学生全面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政策参考和实践样板。来自香港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多个高校的专家、学者分享了这一主题的重要研究成果。
两天的论坛中,学部王澍教授在分论坛十五主题报告了《哪些教师何以影响你的性格和品德?——关于教师一般育人能力的质性研究》,周达副教授在分论坛十六主题报告了《小学生智能手机依赖的现状、影响及调控——基于大规模数据的调查研究》,刘善槐教授在主题研究分论坛一报告了《农村学生发展的关键维度与提升空间》,张雪副教授在主题研究分论坛一报告了《中职生短视频使用行为对学习投入的影响》。另有多少名研究生参与了论坛。
“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由华东师范大学主办,旨在大力提高教育研究质量,推进教育研究范式转型,自2015年已成功举办八届。
(文:魏丽娜 来源:学部办公室 审核:王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