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研究生培养产教融合模式改革,深化我校“目标导向、双元互构、三维协同”教育博士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推进人才培养现代化,扩展教育博士生的国际视野,2025年7月6日至19日,教育学部副部长石艳教授、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院长饶从满教授、副院长陈欣副教授带领11位教育博士生在日本筑波大学进行了为期14天的教育博士海外研习营。筑波大学(University of Tsukuba)是日本著名的研究型综合国立大学,其前身是始建于1872年的东京师范学校,世界一流学府,以师范教育发展为特色,入选日本超级国际化大学计划A类顶尖校,是我校“双一流”发展对标高校,在学科建设、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有诸多合作空间。
开幕仪式:续写合作新篇,共启学术征程
7月7日上午,教育博士海外研习营开营仪式在筑波大学隆重举行。中日双方师生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筑波大学藤井穂高教授代表筑波大学热烈欢迎东北师范大学师生,并期待与东北师范大学的同仁们展开深度对话,在思想碰撞中激发新的学术灵感。他详细介绍了筑波大学教育学领域的发展历程和国际化办学特色。我校饶从满教授对筑波大学的精心策划和热情接待表示衷心感谢,自建立合作关系以来,两校在教育学学科建设、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此次教育博士团队的访问,标志着两校合作进入了提质升级的新阶段。期待两校师生能够珍惜学习机会,在交流互动中碰撞出学术思想的火花,在项目内外开展充满意义的交流。


学术深耕:聚焦前沿议题,碰撞思想火花
在为期14天的深度学习之旅中,教育博士生系统聆听了12位中日教育专家的前沿讲座,从教育政策、课程改革到教师发展、学校治理,全方位把握了日本教育现代化的理论脉络与实践创新。通过中日比较教育的专业视角,两校师生不仅深入剖析了两国教育改革的共性与差异,更在跨文化对话中实现了教育认知的范式升级,引发了深度教育思考与跨文化对话。

丹间康仁:日本少子老龄化与终身学习

立石慎治:展望日本大学中的FD活动

胜田光:日本的国语科教育

浜田博文:日本的学校经营

唐木清志:日本的社会科教育

田中怜:日本课程改革中的“探究”式学习

朝仓雅史:日本的教师教育

藤田晃之:日本的职业教育

京免彻雄:作为全人教育的日本型特别活动

德永智子:日本的外国人子女教育

石艳:中国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特点与展望

陈欣:中国中小学教师研修的特质与动向
实践考察:深入教育现场,感知改革脉搏
教育博士生们突破理论边界,开启了一场知行合一的教育探索之旅。在茨城县教育研究中心,学员们透过“理论引领—实践反思—协同成长”的三阶培养体系,沉浸式体验日本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基于真实课堂问题的深度研讨氛围,让人深刻感受到对教育品质的极致追求。转场并木中小学的参访更呈现出生动的教育图景:在并木小学,综合学习时间和跨学科主题课程如清泉滋润每个孩子的求知欲;在并木中等教育学校,个性化学习方案如精准导航指引每位学生的成长节奏。在特别活动中,教师们充满期待的眼神和对学生个性化问题的精准点拨,完美诠释了“教育是点燃火焰”的真谛。这场从教师发展到学生成长的完整观察,不仅拓展了学术视野,更唤起了对教育本质的深层思考,让每位参与者都收获了专业成长与心灵共鸣的双重滋养。




文化浸润:超越学术边界,深化文明互鉴
在筑波大学人间学系,两校研究生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术对话。唐木清志教授的研究生课堂上,中日学子并肩而坐,共同聆听筑波大学研究生的专题说课展示。我校博士生们不仅深入参与课堂讨论,更结合中国教育实践发表独到见解,在跨文化视角下碰撞出思维火花。这种沉浸式的课堂体验,让双方学子既感受到日本“对话型课堂”的教学魅力,又在学术互动中深化了对教育问题的理解。这场超越国界的学术对话,不仅促进了两校研究生的专业成长,更在思想交流中架起了中日教育理解的桥梁。


研修对话:融通教育智慧,共探教育创新
在筑波大学举行的中日研究生学术研讨会上,我校六位教育博士生分别就各自研究领域作了精彩报告。杨冬旭深入研究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激励机制”,通过量化模型揭示了政策效能与教师参与度的非线性关系;王小芳则聚焦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其构建的“政策感知-个人意愿”分析框架引发关注。午后研讨转向学科教学创新,刘佳关于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的设计研究,与马方原探索的“大语言模型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共同展现了技术赋能教育的前沿思考;张珊珊的高中英语项目式学习研究,通过精准的脚手架设计案例,彰显了中国外语教学改革的实践智慧;尚铭洋开展“文化理解导向的美术鉴赏教学”研究,将审美教育与文化传承有机结合。每位报告者都获得了由唐木清志教授领衔的专家组的专业指导,这场高水平的学术对话,不仅检验了我校教育博士生的研究能力,更在跨国界、跨文化的学术碰撞中,开拓了研究视野,提升了学术品位。






闭幕仪式:收获卓越成长,同心智启未来
7月18日,教育博士海外研习营在筑波大学圆满落下帷幕。这场历时14天的跨越国界的学术盛宴,在两校师生的依依惜别中画上圆满句号。
藤井穂高教授在闭幕致辞中说到:“来自中国教育一线的博士生们,用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开放的学习精神,为筑波师生们呈现了中国教育的蓬勃生机。在课堂观摩时,对日本学生探究过程的细致观察;在学术研讨会上,对教育议题的深刻见解,都给日方师生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不仅是单向的学习,更是双向的启迪。”唐木清志教授期待两校以此次研习营为新的起点,在教育研究领域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
陈欣副教授总结此次研修成果:“超越课堂的理论认知,超越国界的实践智慧,超越个体的专业成长”。他特别指出,学员们要将课例研究的系统方法、PBL教学的实施策略、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体系、跨文化研究的视角、以及教育现场观察的方法论带回去,与中国教育改革实践相结合,学有所用,学有所成。
在庄重的结业证书颁发仪式上,印有两校校徽的证书象征着深厚的情谊与责任,不仅承载着14天的学习成果,更象征着中日教育交流的深厚情谊。正如博士生所说:“在筑波大学图书馆研读日本教育史料的那个深夜,在并木小学与孩子们共进午餐的温馨时刻,这些点滴汇聚成了我们教育生涯中最珍贵的国际记忆。”
本次研习营实现了“三个融合”:学术研修与教育实践的场景融合,中日教育智慧的深度融合,以及个人成长与专业发展的有机融合。教育博士们带走的不仅是装满资料的行李箱,更有一颗颗饱含国际教育情怀的种子,它们将在中国的教育土壤中生根发芽,绽放出新的光彩。

“教育博士海外研习营”是我校着眼“未来教育家”的教育博士培养模式、扩展教育博士生国际视野的一项重要举措,目前已与日本筑波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国际知名院校合作完成三届。
初审:石艳、周佳明
复审:吴晓庆
终审:秦玉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