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部新闻
您的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学部新闻 > 正文
学部师生参加第三届全国高等学校教育学本科生专业素养联合交流会
时间:2025-09-09 点击数:

为推进教育学本科专业建设、提高教育学专业本科生培养质量, 8月24日至27日,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十所高校的教育学本科专业建设单位共同发起和组织,联合举行了第三届全国高等学校教育学专业本科生专业基本素养交流活动。本次活动在济宁尼山国学院黄济学馆举行。我校教育学部元晖书院副院长林丹教授、本科生辅导员韩雨男老师以及5名元晖书院学生参加了此次交流会。

图1 我校师生参加联合交流会

25日上午,北京师范大学班建武教授主持了会议开幕式。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余清臣教授代表十所发起高校,介绍了交流会的发展历程、战略目标、重点行动与发展愿景。针对当前教育学学科存在的“软、散、浮”等问题,他指出,交流会旨在推动本科专业共建共享,强化学科共识与根基,共同探索构建高质量教育学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路径。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徐瑞教授在致辞中回顾了交流会的历史,指出此次交流会举办的重大意义。尼山国学院王雷亭副院长、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于建福教授对师生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详细介绍了尼山国学院和黄济学馆的建设历史。

图2 会议开幕式

开幕式结束后,交流会进入首项议程——“教育学专业学习方略与学习故事分享”。来自十所高校的学生代表以多种形式分享了各自在学习方法、体会与思考方面的切身经验。我校林丹老师担任该环节评委并作点评。当日下午举行“中外教育经典阅读基础知识问答”环节,学生代表展现出扎实的知识基础与对经典著作的理解,并反思学习不足。我校王艾林、翟钦泰同学获此环节单项奖。

晚上举行了本次交流会独具特色的环节——“回首来时路:教育学专业教师成长历程分享”,8位教师代表各高校分享了作为教育学专业教师的成长历程。我校韩雨男老师在发言中回顾了他与教育学从“结缘”到“扎根”的历程,并鼓励同学们将教育理论深深扎根于教育实践的土壤之中,以崇高的教育情怀与教育理想浇灌,最终培育出属于自己独特的教育观。我校林丹老师对8位老师的发言进行了逐一点评,表达了对老师们的赞同与认可,以及这一环节对于同学们树立远大目标、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26日上午,师生赴尼山圣地开展研学,参观夫子洞和尼山孔庙。当日下午进行“教育情境问题分析”环节,学生通过随机抽题,对现实教育情境问题限时分析与解答,检验了知识应用与实践能力。第二天的“教育研究方案设计汇报”环节,各高校学生通过团队协作,系统展示对教育问题的研究设计与思考。我校师生高效分工、紧密配合,完成并汇报了一份结构清晰、设计严谨、具备可操作性的方案,获得师生认可。随后,北京师范大学程猛副教授主持闭幕式。各高校师生代表分享了参与本次交流会的感想与建议。特邀嘉宾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长聘副教授沈文钦以自己所指导的教育学专业本科生为例,指出该专业学生的广阔前景,鼓励学生扎实学习、广泛阅读,夯实本科基础。最后,北京师范大学余清臣教授为本次交流会作总结发言。

3 我校同学作教育研究设计汇报

4 师生在尼山国学院明德堂前合影

我校教育学专业2022级本科生翟钦泰、赵珂玉以及2023级本科生王艾林、左丁丹、陈添宇作为代表参与了此次联合交流会,表现优异。其中,王艾林获一等奖,翟钦泰、陈添宇获二等奖,赵珂玉、左丁丹获三等奖。此次联合交流会为全国教育学本科生提供了宝贵的交流与展示平台,有效促进了各高校间的相互学习与共同提升,对我校同学拓展专业视野、深化理论认识、增强实践能力具有积极意义。此次十所高校联合举办本科生专业素养交流会,是对教育学本科专业建设创新发展的重要探索。活动为各高校做强本科、建强专业、育好人才,全面振兴教育学本科教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有益借鉴。

供稿:陈添宇、韩雨男

初审:周佳明

复审:吴晓庆

终审:秦玉友

分享到:微信新浪微博QQ空间linkedin人人网豆瓣网
专题网站SPECIAL

版权所有©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      邮编:130024      电话:0431-85099557      电邮:fed@nenu.edu.cn

学部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部新闻 > 正文
学部师生参加第三届全国高等学校教育学本科生专业素养联合交流会
时间:2025-09-09 点击数:

为推进教育学本科专业建设、提高教育学专业本科生培养质量, 8月24日至27日,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十所高校的教育学本科专业建设单位共同发起和组织,联合举行了第三届全国高等学校教育学专业本科生专业基本素养交流活动。本次活动在济宁尼山国学院黄济学馆举行。我校教育学部元晖书院副院长林丹教授、本科生辅导员韩雨男老师以及5名元晖书院学生参加了此次交流会。

图1 我校师生参加联合交流会

25日上午,北京师范大学班建武教授主持了会议开幕式。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余清臣教授代表十所发起高校,介绍了交流会的发展历程、战略目标、重点行动与发展愿景。针对当前教育学学科存在的“软、散、浮”等问题,他指出,交流会旨在推动本科专业共建共享,强化学科共识与根基,共同探索构建高质量教育学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路径。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徐瑞教授在致辞中回顾了交流会的历史,指出此次交流会举办的重大意义。尼山国学院王雷亭副院长、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于建福教授对师生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详细介绍了尼山国学院和黄济学馆的建设历史。

图2 会议开幕式

开幕式结束后,交流会进入首项议程——“教育学专业学习方略与学习故事分享”。来自十所高校的学生代表以多种形式分享了各自在学习方法、体会与思考方面的切身经验。我校林丹老师担任该环节评委并作点评。当日下午举行“中外教育经典阅读基础知识问答”环节,学生代表展现出扎实的知识基础与对经典著作的理解,并反思学习不足。我校王艾林、翟钦泰同学获此环节单项奖。

晚上举行了本次交流会独具特色的环节——“回首来时路:教育学专业教师成长历程分享”,8位教师代表各高校分享了作为教育学专业教师的成长历程。我校韩雨男老师在发言中回顾了他与教育学从“结缘”到“扎根”的历程,并鼓励同学们将教育理论深深扎根于教育实践的土壤之中,以崇高的教育情怀与教育理想浇灌,最终培育出属于自己独特的教育观。我校林丹老师对8位老师的发言进行了逐一点评,表达了对老师们的赞同与认可,以及这一环节对于同学们树立远大目标、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26日上午,师生赴尼山圣地开展研学,参观夫子洞和尼山孔庙。当日下午进行“教育情境问题分析”环节,学生通过随机抽题,对现实教育情境问题限时分析与解答,检验了知识应用与实践能力。第二天的“教育研究方案设计汇报”环节,各高校学生通过团队协作,系统展示对教育问题的研究设计与思考。我校师生高效分工、紧密配合,完成并汇报了一份结构清晰、设计严谨、具备可操作性的方案,获得师生认可。随后,北京师范大学程猛副教授主持闭幕式。各高校师生代表分享了参与本次交流会的感想与建议。特邀嘉宾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长聘副教授沈文钦以自己所指导的教育学专业本科生为例,指出该专业学生的广阔前景,鼓励学生扎实学习、广泛阅读,夯实本科基础。最后,北京师范大学余清臣教授为本次交流会作总结发言。

3 我校同学作教育研究设计汇报

4 师生在尼山国学院明德堂前合影

我校教育学专业2022级本科生翟钦泰、赵珂玉以及2023级本科生王艾林、左丁丹、陈添宇作为代表参与了此次联合交流会,表现优异。其中,王艾林获一等奖,翟钦泰、陈添宇获二等奖,赵珂玉、左丁丹获三等奖。此次联合交流会为全国教育学本科生提供了宝贵的交流与展示平台,有效促进了各高校间的相互学习与共同提升,对我校同学拓展专业视野、深化理论认识、增强实践能力具有积极意义。此次十所高校联合举办本科生专业素养交流会,是对教育学本科专业建设创新发展的重要探索。活动为各高校做强本科、建强专业、育好人才,全面振兴教育学本科教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有益借鉴。

供稿:陈添宇、韩雨男

初审:周佳明

复审:吴晓庆

终审:秦玉友

专题网站

版权所有: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130024)

电话:0431-85099557 电邮:fed@nenu.edu.cn